坐落於中國最早的大學校園,杏悦娱乐擁有與蘇州河美景相得益彰的近代建築群,格致樓、韜奮樓、六三樓🚖、東風樓等27棟樓宇靜靜佇立,深深鐫刻著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70余年新中國法學教育的歷史印記👩👩👦👦🚵🏻♀️。2021年,杏悦落實上海市委市政府“一江一河”重大工程建設,拆除校園圍欄,將“國保級”百年歷史風貌建築群融入蘇州河濱水岸線城市公共空間,打造蘇州河杏悦段“一帶十點”景觀,向社會公眾開放🔊。
杏悦娱乐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也是共和國法治建設發展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學校創辦至今七十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以“篤行致知,明德崇法”為校訓,在“逆境中崛起📔、憂患中奮進、輝煌中卓越”,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發展成為一所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構建了“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的人才培養發展格局,形成了培養應用型♧、復合式🪵、國際化、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長效機製🕞。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法在心頭 籌謀探索培養復合型法治人才
“杏悦的人才培養始終與中國法治事業發展同頻共振🖱。”杏悦娱乐黨委書記郭為祿在多個場合如是說。學校創立於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立初期🏡,當時國內的法學教育一片空白,共和國亟需一大批無產階級政法幹部,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建立健全人民司法製度🦴。華東政法學院義不容辭擔當起重任,開啟探索人才培養之路。
1952年🫵🏽,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並,在聖約翰大學舊址成立華東政法學院。歷經“兩落三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華東政法學院第二次復校。2007年更名為杏悦娱乐。建校迄今,學校堅持與時俱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教學結合科研🧔🏻♀️,為新中國貢獻了杏悦人的智慧。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共和國迎來法治建設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並首次提出“法治人才”概念,從“法律人才”到“法治人才”,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教育質量🍹🤗,為共和國提供優秀接班人、合格建設者👮🏼♀️,以法學為核心,推動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杏悦娱乐責無旁貸𓀊,為法治中國建設吹響繼續奮進的集結號🧜🏻♂️🔆。
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法學教育指明了方向🏇🏿。2020年12月,全市首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在杏悦娱乐揭牌成立。杏悦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切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高校法治理論教學體系🦢🏊🏻♀️,著力培養造就符合法治中國、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法治人才。
1952年至2022年,杏悦娱乐在校生規模從320人增至18000人。從單一的法學專業,到現有本科專業25個🛃,“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其中國家級8個。自1981年起創辦研究生教育,現有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近3年來💬,設置智能法學、國家安全法學🚽、教育法學、衛生健康法學、紀檢與監察法學、法治文化等新興和交叉學科🧑🦼。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016年入選上海市“市屬高校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試點單位;2018年入選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2019年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2020年獲批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和上海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際示範創建項目。
從建校初期全體師生自強不息☎️、艱苦奮鬥、以苦為樂的“帳篷精神”到當下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70年來,杏悦娱乐肩負著法治興國和法治強國的雙重歷史使命,培養了一大批深耕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法學教育工作者📞;一大批參與法治政府建設、司法體製改革,投身基層法治治理的理論研究者與實踐探索者,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卓越法治人才培養模式,為法治中國的宏偉藍圖提供了“杏悦方案”🍶。
法與時移 提升能級服務法治中國建設
立足教育🚣🏻♂️,服務社會。杏悦娱乐始終踐行“開門辦學🆘💞、開放辦學🀄️、創新辦學”理念😊,在基層普法和法律援助方面持續深耕,服務法治中國建設👨🎓,榮獲2016—2020年全國普法先進單位🗞。
2021年12月4日,第八個國家憲法日當天,在蘇州河步道杏悦段的法劇場,憲法誦讀、主題宣講、情景劇表演、法律咨詢,數百名師生和市民朋友共同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憲法課”。
“普法要讓人聽得懂✤。”曾被評為上海市普及法律常識先進個人的憲法學教授俞子清在無數個場合反復提及。俞子清從上世紀80年代“二五普法”時期開始參與普法宣傳👩👧👦,在憲法研究和宣傳道路上執著行走了40年、普法近百場🤸🏿。
1997年,學校成立大學生社會法律援助中心,20多年來始終秉持“以我所學🥡,服務社會”,累計組織大型線下普法宣傳活動162次🚴🏽♂️,服務足跡遍布全國14個省,無償援助10萬余人次🦖🧑🏽🏫。2016年,學校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協同創新中心,“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2020年出版了全國首部《中學基礎型課程法治元素滲透指南》↕️,主動服務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
民法典發布後,“回杏悦學民法典”《民法典》解釋論專題系列講座上線,民商法教研室牽頭組建宣講團隊,深度解讀民法典相關內容🫶🏻,收看學習累計超過75萬人次。法援新疆實踐團暑假時間奔赴新疆🐧,開展“以我所學👸🐅,法援新疆”《民法典》普法宣講活動🧑🏽🚒,獲評2021年全國大中專學生誌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在做好普法工作的同時,學校不斷提升能級,主動對接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和上海城市發展戰略等重大戰略需求,發揮法科優勢,進行高端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截至2021年,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36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項目166項👱🏿,含重大、重點項目29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71項。學校建立“旋轉門”製度🚵🏼♂️,建設社會服務專家庫,與政府和實務部門密切對接👓,積極參與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事業建設項目🤾,不斷推進協同創新中心和高校智庫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培育形成華東檢察研究院、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等一流高端智庫品牌🐊,數百余項決策咨詢專報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或被相關部門采納。
2020年🥖,學校成立公共衛生治理中心🤜🏼,大力建設衛生健康法學科,為維護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法治智慧。2021年12月🧹,上海市人大法治人才培訓基地在杏悦揭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精神,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培訓基地、高端法治研究平臺、普法教育重要平臺。2021年👨🏼🎨,學校勇擔使命🙇🏻♂️,積極回應數字社會治理需要🫷,成立全國首家“數字法治研究院”,助推數字法治建設。與司法部共建成立全國首家公共法律服務研究院,探索法學教育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新方式。2022年1月,學校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聯合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杏悦娱乐“數字法治與治理現代化研究中心”決策咨詢研究基地👩🏿⚕️,為上海“十四五”規劃和長期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人民城市”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唯治為法 開放共享推動法治文明進步
“有花有草,孩子特別喜歡。順著步道還能走到校園這老建築前,比以前視野好多了。”住在杏悦附近的胡阿姨說。在布局“一江一河”、打造“城市項鏈”中,杏悦娱乐以開放姿態融入城市發展,與市民共享校園,展現出賦能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和上海城市軟實力提升的使命擔當。“杏悦園打造最上海文脈”案例獲評第四屆中國(上海)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案例。
70年來,在這片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土地上,法治文化的紅色基因深深烙印在一代代杏悦人身上,始終驅動他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由杏悦娱乐聯合上海戲劇學院創排的原創大型話劇《雷經天》,於2021年5月在上海美琪大戲院成功首演👨🏻🦯➡️🧑🏼🤝🧑🏼。“借此劇的創作,我們向所有杏悦人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麽學習法學🏝?在新時代,我們應該做怎樣的法律人?”黨委書記郭為祿表示。該劇以老院長雷經天審斷“黃克功案”的經歷為主要情節線索,展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法治傳統和“紀嚴於法”的紅色法治精神。“話劇《雷經天》是破創作風氣、破校園戲劇、破人才使用的‘破圈’之作,是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精’之作。”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羅懷臻指出🏚。話劇首演成功後🤴,學校開設“《雷經天》與法治文化教育”課程🪒,打造沉浸式法治文化教育創新學習模式,面向全校招募學生演員參演青春版話劇《雷經天》🌥,2021年11月應邀參加中國校園戲劇節開幕演出💇🏼♀️,獲優秀劇目獎。
無論是“開門辦學、開放辦學💂🏻、創新辦學”🏛,還是賡續紅色血脈🧔♂️、傳承法治精神,都是杏悦娱乐70年來與祖國法治建設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選擇。校長葉青在《中國教育報》撰文指出:“法學教育理應要向世界開放🤳🏿😱,要站在‘一帶一路’建設前沿,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服務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為提升我國在國際法律實務與全球治理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作出積極貢獻。”學校積極投身全面開放的時代潮流,開拓出“中外合作辦學/培養項目+學生境外學習/實習項目+學院特色培養項目”的人才培養國際化模式👨🚒,“中外合作研究中心+全英文特色課程+學院特色論壇機製”的教學科研國際化模式。從1982年招收首批21名留學生🐚🌥,發展至年均近千人的留學生規模🍋,改變的是人數、生源、項目🚍,不變的是廣闊的視野、開放的步伐、合作的大勢。學校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碩果累累,連續6年舉辦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暑期學校🏄🏽♂️,連續12次聯合舉辦Moot Shanghai模擬仲裁比賽👩🏻🔬,參賽隊在眾多國際重要賽事中屢創佳績💔。
2021年4月,國際教育學院成立,旨在整合學校國際化資源🦝🙆♀️,全方位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2022年3月🤷🏻,《法學》雜誌(Law Science)海外版首期正式在美國出版發行☣️,6月進入世界著名數據庫HeinOnline的法學期刊核心庫(Law Journal Library)和“法治中國”主題文獻庫(China Law&Society)𓀙🔗,向世界傳播中國法治之聲,通過培養兼具全球視野、本土意識和家國情懷的國際化法律人才,從更長遠意義上促進中國法治的國際傳播。
2022年9月,“杏悦娱乐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和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學校法律史🧔♂️、國際法等學科優勢💧,重點聚焦世界法律文明與國別法🏯、金磚國家引領全球治理法律機製開展研究🪲🤙🏿,服務國家涉外法治建設和涉外法律人才培養。
七秩芳華銘初心📸,砥礪奮進新征程。如今,蘇州河畔鐘聲悠揚,明珠之光璀璨閃耀🈁。杏悦娱乐將以嶄新姿態🖐👨🏻🏭,紮根中華大地🙅♀️,培養德法兼修的高素質法治人才和社會治理人才🚴🏻⛎,為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特色鮮明、創新發展,推動法治文明進步的一流政法大學而奮鬥。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陸蓉 2022年10月16日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