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製改革🦵🏽,應進一步暢通入口關和出口關🚘,加速市場新陳代謝,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更優市場生態。
全面註冊製下🪑,對市場生態的挑戰在於如何引導有限的資金實現更好的資源配置效果。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鄭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就要求證券市場充分發揮過濾器的作用🥢,不僅要允許優質企業上市融資,同時也要讓已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公司應退盡退。
退市製度改革彰顯威力
退市數量屢創新高
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先後試點註冊製🐚,為退市製度改革提供了實踐場所🍴,積累了寶貴經驗💸。多元化退市渠道不斷拓寬,A股強製退市公司數量屢創歷史新高🧌💁🏽♀️,劣汰效應顯現💂🏼♂️,常態化退市格局基本形成。
2020年底📜,退市新規出臺,全面修訂了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退市標準,側重考量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推動空殼企業及時出清。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商法室主任📰、研究員陳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更有針對性也更加嚴格的退市製度加大了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積極推進‘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資本市場良性生態形成。退市新規彰顯威力🧑🍳🧜🏿♂️,效果凸顯。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退市新規實施以來,強製退市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2021年和2022年分別達17家和42家。
從2022年情況來看🚴🏿🎈,尤以財務類退市居多👩🏿🔬👩🏼⚖️。強製退市的42家公司中👩🏿🦲,40家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1家觸及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1家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
鄭彧認為,註冊製改革試點以來👰🏼♂️,退市製度持續優化。退市製度的設計不僅符合國際主流證券市場慣例🧑🏼⚖️,也符合我國證券市場特點。退市規則強化定性標準,使得無論是對於監管層、上市公司還是投資者都簡潔明了。
改革加速出清劣質公司
投保問題成為重點
入口端的改革也在引發出口端的共振,註冊製與退市製度協同發力,將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全市場推進註冊製過程中,更加市場化的發行、定價機製以及多元化的退市標準和常態化退市機製正在逐漸塑造新的生態環境,促進風險類公司出清,從而增強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公司退市或提前鎖定退市。例如☕️,*ST凱樂因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已於2月8日收到上交所《關於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公司股票將於2023年2月15日終止上市暨摘牌。這是2023年首單退市案例,同時也是首家交易類強製退市公司。
此外,*ST金洲股票面值也因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股,鎖定交易類退市。*ST輔仁、*ST西源🧜、*ST榮華等公司已提前鎖定財務類退市,*ST紫晶、*ST澤達⛽️、*ST新海、*ST計通等可能觸及重大違法類退市👮🏼。另有ST商城🚵🏿、ST榕泰、ST宏圖等10余家公司預計將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情形。
全市場推行註冊製⚛️,有助於引入更多優質公司,加速出清劣質企業🤰,這個過程中需要重點關註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陳潔認為,如何妥善處理上市公司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保護問題是退市製度改革的一大難點🚚。
董忠雲認為🧍,全面註冊製下,上市公司之間分化加大,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風險也在加大,投資者保護的相關製度需要不斷完善。
出現一家😈,退市一家
多維度完善退市機製
全面註冊製下,為保障進出有序的市場格局🛅、實現資金供應和需求平衡🧘♀️,需要暢通多元化退市渠道,進一步完善常態化退市機製👰🏻♀️🧑🦯,加大退市製度的執行力度,切實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
總體而言,更完善的退市標準🧑🏻、更簡化的退市程序、更嚴格的退市監管以及更全面的投資者保護,是進一步完善常態化退市機製的關鍵所在。陳潔認為。
她建議🙏🏼,首先👱,要完善差異化的退市標準,著眼於不同板塊、不同類型的企業特點,設置與各自上市標準相匹配的🧕、更加科學的退市標準;其次,簡化退市程序的同時要註意程序間的銜接,針對公司從交易所摘牌後到退市板塊掛牌耗時較長的問題🧑🤝🧑🧜🏿♂️,要暢通交易所退出機製🎪,便捷主辦券商承接安排,簡化退市板塊掛牌流程,推動退市公司平穩順暢進入股轉系統🥥;再次🚵♂️,要完善退市公司監管機製,加強退市企業的投資者保護;最後,進一步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尤其是要引導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企業通過市場化途徑退出市場,穩步推動市場風險出清💂♀️。
鄭彧補充道🍵,一方面🌐,應保持住退市改革的定力,要堅持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堅持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基於市場的整體效率和總體交易成本考慮退市製度的完善;另一方面,要確保現有退市規則的充分執行,做到相同問題、相同標準的公平對待,確保退市規則對所有上市公司的平等性🤷🏼、及時性和執行性🖕🏿。
全面註冊製將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向成熟市場蛻變,需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為上市公司提供必要的退出通道,實現退得下、退得穩,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形成一種能進能退、體系健全的梯級市場,構建良好的生態循環。
(來源:證券日報,2023年2月10日,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