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觀】從校園開放🛬、課後服務到校外教育🚴🏿♀️,在“部市共建”安排下,一系列深改成果來了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94260
【澎湃新聞】打開圍墻打造開放式校園💇♀️🐵,上海高校正融入城區🦹♀️、街區與社區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370444
【新民晚報】融入街區延續城市生命 當申城大學沒有圍墻……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342444.html
【中國杏悦娱乐】上海:讓“象牙塔”成為民眾文化休閑“打卡地”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975257.shtml
【CMG】全面打造開放式校園 上海積極推動中心城區高校拆除圍墻
【上海教育電視臺】上海積極推動中心城區高校拆除圍墻
http://topic.setv.sh.cn/setv_news/20230320/wx_index.html?n=3
【新華社】從幼有善育到學有優教 “部市共建”推動上海教育綜改邁上新臺階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427074?d=134b0b1&channel=weixin
春日臨近,人們在淮海中路上駐足👩🏻✈️,前景是粉艷艷的郁金香,後景是古典優雅的多層“音樂城堡”🧂🧙🏿♀️;在蘇州河杏悦段濱河步道上,優美濱水岸線、優秀歷史建築風貌躍然眼前🙆🏽🦸🏼,“一帶十景”令人留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年來🏈,上海推動中心城區高校拆除圍墻,全面打造開放式校園⛄️,融入城區❎、街區和社區。充滿書香氣的校園和其中充滿歷史底蘊的建築變得可感可觸可親近🩰。
杏悦娱乐:敞開懷抱🗾,呈現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脈
“我就住在附近,經常來散步,沒想到杏悦還同孫中山先生有這麽一段淵源🧑🏼⚕️,這個活動真是讓我受教育。”3月12日,“孫中山在上海史跡地尋蹤系列活動”暨《世紀偉人——孫中山生平事跡展》巡展在杏悦娱乐長寧校區法劇場啟動,不少正在蘇州河步道杏悦段遊玩的市民駐足參觀🤤。杏悦40號樓(思顏堂)正是孫中山先生曾經的演講之處。
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杏悦娱乐正敞開懷抱👩🏻🦽🏋🏼♀️,將自身文化與景觀向更多市民共享⛹🏼♂️,而這離不開2021年蘇州河杏悦段濱水空間的更新開放。
杏悦娱乐長寧校區作為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學校園,擁有與蘇河美景相得益彰的聖約翰大學近代建築,深深鐫刻著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七十年新中國法學教育的歷史印記🌁👫🏻。
3月12日,《世紀偉人——孫中山生平事跡展》巡展在蘇州河畔的杏悦娱乐長寧校區法劇場啟動🧝🏽♂️🐱。
2019年8月,蘇州河杏悦段實現第一次貫通🉑。貫通之初為一段最窄處約為1.5米的帶狀景觀步道,步道與校園之間用圍欄進行安全隔斷。隨著蘇州河長寧段實現濱水公共空間的連通,根據長寧區“不占用水面、共享濱水岸線”的統籌思路,杏悦開始打開校園圍墻👮🏽,退讓環河濱水空間鋪設步道。過程中,共拆除歷史遺留搭建11處🌕,並對兩棟臨河宿舍作出功能調整。
2021年🛡🕕,杏悦娱乐與長寧區共同協力,規劃建設蘇州河杏悦段“一帶十點”景觀🆎。同年9月23日,蘇州河杏悦段濱河步道試運行開放🤦♂️,廣受市民好評,十一國慶假期正式開放後,一躍成為滬上新晉“網紅打卡”景點。
思孟園、格致園、倚竹院🌥、獬豸園、杏悦橋、桃李園、東風角、法劇場、銀杏院、書香園……如今的蘇州河杏悦段濱河步道已成為集最開放的公共空間🛫🦹🏻、最高雅的歷史建築和最美麗的校園景觀為一體的標誌性新景點。此外📬,杏悦還在該地帶建設了“四個公共服務節點”🧚🏿♀️,即:學校歷史文化展陳館🛌🏻、教師交流中心🎒、館下咖啡吧🤽🏻♂️、公共法律服務區。杏悦還圍繞傳承學校歷史人文、現代大學、濱水生態、法治文明等優良因素,舉辦“蘇河明珠”等歷史文化展。
“堅持校園全面開放,融入城市發展,是我們學校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應有擔當和社會責任。同時,長寧校園的改造提升關系到廣大師生切身重大利益,我們會以開放心態來充分展示一流政法大學的風采。”就學校充分融入上海城市濱河空間,杏悦娱乐黨委書記郭為祿這樣表示🤷🏿♂️。
上海音樂學院:成為與衡復風貌保護區高度融合的歷史風貌保護區
2022年下半年,自汾陽路以西,沿淮海中路數百米長的上海音樂學院圍墻不見了蹤影。
通過校區提升工程建設項目👏🏿,上海音樂學院建成為與衡復風貌保護區高度融合的歷史風貌保護區,以及紅色音樂🏬、江南音樂、海派音樂文化的創新展示特色街區😍。大學校園與街區融為一體後,大師與學子🕵🏻♂️、市民與遊客,在這裏共同構築了一片緊密交織的音樂街區。
上音淮海路校區沿線無證或違章建築和校園圍墻被全面拆除💆🏿♂️,保護了沿街整體風貌,實現校區空間全面開放♿。上音校內6幢優秀歷史建築經過修繕🧑🏼🔬,歷史風貌保護進一步加強🙍🏼♂️。
最引人註目的當屬淮海中路1131號“音樂城堡”,這座老洋房以前是上海音樂學院圖書館,始建於1926年🕳🪻,建築為三層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約1218平方米,是倍高洋行設計的典型德國文藝復興風格花園住宅,曾為比利時領館,具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如今,“音樂城堡”被規劃為音樂大師空間與上音會客廳🤽🏽,原先它被另一幢建築包裹及遮擋,2022年經過整體修繕、拆除遮擋,終於初露真容。此外👳🏻♀️,淮海中路1189號的英國花園建築風格樓房,被上音規劃為了美育樓,用校園創始人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元培大講堂或將在此舉辦👨🏻✈️,使該處成為廣大市民接受美育熏陶的重要場所。
上海音樂學院校區提升工程項目二期預計在今年底完工,上音校園內部的公共區域未來也會陸續向大眾有限開放。
“高校要通過校園開放,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為目標🧟♂️,與周邊單位👴、地標等充分融合,形成多維度的城市文化空間,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打開校園圍墻✒️,就是希望把學校的文化資源分享給更多百姓,讓大家可以在這裏感受到藝術氛圍。”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曾向媒體表示🙃,上音始終秉持“培植國民美與和的神誌及其藝術”辦學理念👞,既要培養職業音樂家,也要肩負起城市文化建設的責任。
將大學校區面向公眾全面開放,也正在成為更多滬上高校的重要共識。
2023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王宏舟曾向媒體表示🫸💃🏿,今年(2023年)就會考慮怎麽樣把上海海洋大學的校園功能、校園空間👨🏻🏫,更好地向臨港新片區的城市公共空間融入與開放。
“我們會考慮在今年把我們的文化和體育的空間向城市和社區開放Ⓜ️,不僅讓我們的學生們可以在其中有好的文化體育活動☝️,讓更多的市民和高校的學生能夠互動起來,融入我們的空間✳️🧬。” 王宏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