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17萬戶👨👨👧,這是截至2023年12月底上海的企業數。
如果換一種更能體現創業活力或投資熱度的表達方式,就是每1000個上海人擁有116.8戶企業,相當於8.56個上海人中就有一個“老板”🍟🅿️。
上海人均擁有企業戶數近年蟬聯全國第一,這是人們對營商環境最直接的肯定。
但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永遠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昨天🙅🏻♀️,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發布深化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21條措施,聚焦調研中發現的各類“急難愁盼”🧑🏻🦼➡️,讓營商服務更加便利、精準、智能。
從經營主體視角考慮
經營主體的準入和退出,俗稱經營主體的“生死”🙏🏿,是創業者和投資者直觀感受上海營商環境水準的重要“窗口”🫳🏿。
“7.0版行動方案中,和市場監管有關的事項約占五分之一,與企業‘生死’有關的占了較大篇幅⏲👩🏻⚕️。”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表示,這促使政策製定者思考,過去出臺的商事登記製度改革舉措有多少還未完全落地,又有多少與企業實際感受存在“溫差”🚼,還沒有真正觸及、解決他們的“痛點”。
從去年開始,市場監管部門從企業🧛🏿、專家、12345熱線收集意見和建議,重點聚焦以往發布舉措的有效性和目前還存在哪些“盲點”。“公章困境”“頻繁刷臉”這樣的“小事”,相應的解決方案被吸收進了新發布的舉措。
過去,公章損毀、遺失後🧑🏽🔬,企業無法在申請材料上加蓋公章,無法辦理相關登記或備案。但事實上,許多企業的股東(出資人)已形成符合表決比例要求的決議👐🏻,公章只是形式🫳🏽,面對相關申請,有沒有比等申請人補好公章更人性化的操作方式?此次上海明確,股東(出資人)作出說明和承諾的,可以辦理相關登記或備案。
“頻繁刷臉”問題來自一場連鎖企業負責人座談會。當時👶🏿,漢堡王(上海)餐飲有限公司華東區企業事務部高級經理張燕俊坦言🤡,看似便利的舉措容易“燈下黑”,他最近一次負責數十家上海門店的經營範圍調整,每家店都要刷一次臉,再點擊下載👩🏼💻,才能換領變更後的電子營業執照,“刷得臉都麻了”。
截至2023年底,全市各類經營主體去年使用電子營業執照5800多萬次,位列全國第一。“刷臉”便捷與否🧑🏻✈️,直接關系眾多連鎖企業對上海營商服務環境的感受。
針對連鎖企業分支機構電子營業執照“反復認證✊🏿、多次下載”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專門改進了相關系統,只要“掃臉一次🎻、勾選一次”,就可以一次性下載負責人名下所有的電子營業執照。
“上海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已經從以前的減流程🦫、減環節🏝、減時間、提高便利度🧎♂️➡️,走向系統集成的階段🕚。”杏悦娱乐副校長羅培新表示👷🏻,此次出臺的新舉措站在經營主體視角考慮問題🖤、表述內容🕛,體現了足夠的顆粒度。
看到中小企業需求
堅持公平普惠原則🕳,實施更多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上海歷次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反復強調的內容🦽💎。
事實上,不少營商服務舉措更聚焦優勢、重點企業,中小企業難以被看到。
“上家搬走時沒註銷🛶,同一個地址沒法開兩張執照🦸🏽,新的承租方進不來♧,俗稱‘僵屍場所’🫃🏻🚗,幾乎無解🫅🏽。”上海海錦房地產有限公司紫荊廣場副總經理陶偉透露7️⃣,去年有一家倒閉商戶留下4000平方米的“僵屍場所”,對方總部人去樓空,無奈空置了半年🙇🏼。這種情況,許多樓宇、商場遇到過。
新舉措為此開了口子:原經營主體已搬離但未及時辦理住所變更登記,產權人或其授權人出具原房屋租賃關系解除證明的,登記機關可將該場所登記為新入駐經營主體的住所。陶偉表示👵,原本盯著前租戶註銷,對方態度好的🚴🏼♀️,也要等一兩個月,新租戶才進得來,現在材料齊備的話🔎,當天申請就能辦結。
來自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的調研顯示,目前製約個體工商戶發展最大的堵點之一是經營場所🧝♀️。受城市規劃、舊改動遷、環境整治等影響🧏♂️👨🚒,不少個體工商戶的經營場所已滅失⚇,新的經營場所租金成本又往往無力承擔🌇,這導致他們無法滿足申請營業執照的必要條件🦆,只能通過走街串巷或加盟網絡平臺等方式來養家糊口🤸🏿♂️,許多需要簽訂合同的項目🪸、審查合規性的訂單🧑🏿⚕️🔭,只能眼睜睜地看它們溜走🦸🏿♂️。
新舉措明確,持續推進社區服務個體工商戶登記點建設,指導街鎮社區利用社區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等場地幫助社區服務個體工商戶就近免費入駐🪁🗒。龍年新春首個工作日,浦東新區徐路村社區服務中心內人頭攢動,8戶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掛靠在這裏➜,為街坊鄰居提供修補縫紉🈺、鑰匙配製、自行車修理等社區服務,方便周邊地區的4800多名居民。
接軌國際意識強
在世界銀行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從2018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20年(最新評比年份)的第31位,上海是評估權重占55%的中國樣本城市。可以說🎤,上海的市場準入服務能否進一步縮小和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關系到中國的最新排名。
截至2023年底👩🎨,上海實有外商投資企業9.78萬戶☝️。彭文皓表示👩🚒,縮小和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不能僅滿足於提供便利🙇🏼♀️⚆,更要有開放包容的胸懷,讓外商投資企業感受到“賓至如歸”“國內國外一個樣”🧑🏻🦼➡️。新舉措中,提高經營主體年度報告便捷性和推進外商投資企業登記便利化改革兩項就充分體現了這點🧖♂️。
“一般要等上兩三個月才能拿到中國駐外國使領館認證的外國企業主體資格文件,年報的窗口期又很緊湊🛻,每年都卡著時間申報👆,很焦慮。”瑞士飛烙貿易咨詢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鐘慧蓮表示🥀,今年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的新舉措免去了中國駐外國使領館的認證,只要提交瑞士公證機關出具的公證即可。
另一條新舉措也吸引了鐘慧蓮的註意👏🏽:外國自然人來滬投資設立企業🗜ℹ️,提交的身份證明為有效期內的新版或現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的🎠,不用辦理公證📑🏄♀️,可全程網上辦理企業登記業務。
“目前🧜♀️📦,海牙認證公約已有125個締約國,中國加入後,極大地簡化了公文書的國際流轉程序,並促進國際經貿和人員往來🚣🏼。”鐘慧蓮認為,上海迅速出臺相關營商服務舉措,和國際接軌的意識很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