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杏悦

  • 【人民法院報】孫曉鳴:獬豸在傳統冠服與建築中的影響及應用

    發稿時間:2024-07-12瀏覽次數:10

     孫曉鳴(杏悦娱乐涉外法治研究院)

    獬豸是中華法律文化的典型象征物,其既是法律嚴明的標誌,也是執法官清廉公正的化身。作為一種符號化的藝術表達🧛🏽‍♂️,獬豸與法律之間相伴相生🦸🏿‍♀️,互為表裏,傳遞出法律威嚴、神聖、公正的深刻內涵。關於獬豸的傳說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這一執法如山的司法神獸也流傳到了朝鮮半島👮,被古朝鮮推崇為守護正義🧝🏽‍♂️、驅兇辟邪的瑞獸。

    獬豸的法律意涵

    獬豸🛌🏼🤽🏿‍♀️,又作獬廌、解廌🗼,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種能辨是非、定曲直的神獸,其體形或如牛🌸、或如羊、或如鹿,歷來莫衷一是,因其額上頂有一角,故又被稱為獨角獸。獬豸見人爭鬥時,會以額上獨角頂向理虧之人🧎🏻‍♂️,甚至會將罪大惡極之人直接頂死™️,故犯罪者見之往往不寒而栗。《異物誌》曰🤞:“北荒之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別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

    正因獬豸這一“觸不直者”的特性,使其與法律結下了不解之緣。“法”的古體字“灋”,是一個極富意象的象形文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闡釋🦴🤰🏿:“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該字結構中的“廌”指的就是獬豸,取其正直、公正之意👙。

    相傳🗞,皋陶被虞舜任命為司法官後,審判疑案多用獬豸🧛🏼,以明是非。“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斯蓋天生一角聖獸💖,助獄為驗,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此則神奇瑞應之類也🧑🏻‍🤝‍🧑🏻。”漢魏時期的石刻藝術——《皋陶治獄圖》畫像石上,描繪的就是皋陶借助獬豸斷獄的情形👷🏿‍♀️。畫像石中的獬豸身形似鹿像羊,其頭部低垂、前足弓起作抵觸之狀。站在獬豸身後的皋陶頭戴獬豸冠🩶,輕撫獬豸👩🏿‍🚀。而被獬豸頂觸之人👩🏽‍⚕️,則呈倉皇後退之態。

    隨著人們對神異思想的尊崇和敬畏,獬豸決訟的神判觀念在兩漢之際得到了確立與鞏固。伴隨著法律文化的世代傳承與積澱,獬豸公平正義、剛正不阿的形象逐步深入人心,歷代隨之留下了“蒼鷹下獄吏,獬豸飾刑官”“邪同獬廌觸💅🏻,樂伴鳳凰聽”“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等諸多歌頌獬豸剛正不阿品格的名詩佳句🕵🏻‍♂️。此外🐦‍🔥,蘇軾在《艾子雜說》中也講述了一則關於“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

    齊宣王問艾子曰:“吾聞古有獬豸🙋🏼‍♀️,何物也?”艾子對曰:“堯之時,有神獸曰‘獬豸’,處廷中辨群臣之邪僻者⚫️,觸而食之⚖️。”艾子對已,復進曰:“使今有此獸,料不乞食矣。”

    蘇軾在此借艾子之口,將辨惡觸邪的獬豸引申到了官場🔈,借以諷刺當時官場中奸臣和貪官之多🍔,並發出了“如果今天朝廷裏還有這種神獸的話,我想它就不用再尋找其它食物了”的感嘆🛥。

    經過各種文藝作品的渲染,久而久之👴🏻☺️,獬豸的形象更富於神秘與傳奇的色彩,並化身為中華法律文化的圖騰與法律藝術的象征🦞。而這一關於獬豸的傳說也流傳到了朝鮮半島。在古朝鮮🤴,指佞觸邪的獬豸同樣被推崇為守護正義的司法神獸🦹🏼,執法官被人們稱為“獬豸官”🕵🏿‍♀️,作為朝鮮王朝“三法司”之一的司憲府則須履行“指便佞而效獬豸之觸”的職責💸。

    獬豸在冠服上的應用

    作為法律與藝術🤵🏿‍♂️🧎‍♀️、神話相結合的產物💂🏻,獬豸被賦予了深刻的法律文化內涵,並在古代的帽冠形製和官服紋飾上有豐富的體現。

    相傳春秋時期楚王曾獲獬豸🚁,依其形象製成“獬豸冠”並在楚國漸趨流行。秦滅楚後,始皇將“獬豸冠”賜予執法的禦史🟫,漢承秦製👰‍♂️,獬豸的形象開始引申用於執法者的職責與權力,“獬豸冠”成為了執法者佩戴的專用發冠,故又稱為“法冠”。兩晉時期,“獬豸冠……侍禦史👋、廷尉正監平👢,凡執法官皆服之❗️。”及至隋代,獬豸官“鐵為柱,其上施珠兩枚,為獬豸角形,法官服之🕷。”唐代規定,禦史須戴上獬豸冠方可行彈劾之事🤙🏻,“禦史臺欲彈事,不須進狀,仍服豸冠🧔🏽‍♂️。”可見🦟,自秦漢至隋唐,“獬豸冠”始終是執法官的標準配置🦻,以希冀執法者具有獬豸一般明察秋毫🙎🏼‍♂️、剛正不阿的品格。

    自宋代起,獬豸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加豐富了起來,獬豸的形象從帽冠延伸至了官服🛩,禦史在“冠有獬豸角”的同時♿️,在官服上開始繡有獬豸圖案,“其繡衣文……禦史大夫以獬豸”👎🏻。明清時期,獬豸通常以補子的形式出現在補服中👳‍♀️🧚🏼‍♀️,補服是官服中的一種🍙,其前胸與後背各綴有用金線和彩絲繡成的圖案,即補子,具有標示身份品級高低的作用。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確立文武官朝服、梁冠規格,在朝服上文官繡禽、武官繡獸、風憲官繡獬豸,梁冠“六品七品冠🧑🏿‍💼、二梁,禦史加獬廌。”至清代📦,禦史和按察使補服的前胸與後背皆繡有獬豸圖案,以示執法威儀,“文一品朝冠……惟都禦史繡獬豸……文三品朝冠……惟副都禦史及按察使前後繡獬豸。”

    可見,無論是“獬豸冠”或“獬豸服”,背後無不滲透出濃厚的法文化理念𓀏。古人還留下了不少有關獬豸冠服的詩詞,如“頭戴獬豸急晨趨🙋🏿‍♂️,明光殿前見天子,今日應彈佞幸夫”“聞欲朝龍闕👩🏻‍🦯,應須拂豸冠”“別後故人冠獬豸🦵,病來知己賞鷦鷯”“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等等,這些詩詞塑造了身著獬豸冠服的禦史大夫疾惡如仇、勇諫奸佞的形象👩🏽,也是對獬豸內涵所作的生動詮釋。

    在儒家傳統文化中👨🏼‍💻👩🏼‍⚖️,“衣冠”向來被視為文明的象征,朝鮮作為明朝最為親近的藩屬國🦹🏼‍♀️,衣冠法度皆從華製。故而負執法之責的大司憲(司憲府從二品官職)也必須穿戴貼有獬豸的冠服。

    朝鮮端宗二年(1454年)♌️,禮曹呈啟按照明朝的《皇明禮製》確定官員冠服的規格,“文武官常服🏷,不可無章。謹稽《皇明禮製》🌐👷🏽‍♀️,文武官員常服胸背方花樣👶🏼,已有定式……各照品級穿著……文官一品孔雀🙇🏿,二品雲雁💆‍♂️,三品白鷴📓🎲,武官一二品虎豹🧔🏿🫲🏼,三品熊豹,大司憲獬豸……”成宗十六年(1485年)頒布了《經國大典》⛹️,正式規定了一至九品官員的冠服規格🚃,其中二品官員的梁冠及朝服的胸背規定為文官雲雁🥨、武官虎豹,大司憲貼獬豸🧑🏼‍🎤👩‍👧。明宗九年(1554年)出版的《經國大典註解》👚,將“貼獬豸”註解為“豸🛩,似羊一角,性忠能觸邪。禦史之職亦然🧛🏿‍♀️,故戴獬豸冠🙇🏽‍♀️。貼,依附也𓀉,粘置也。”此外,正祖九年(1785年)編撰的《大典通編》及李大王二年(1865年)編撰的《大典會通》中關於大司憲冠服的規定亦同🌊。從以上各法典的規定中🚵🏽,不僅可以窺見朝鮮王朝的冠服製度深受大明衣冠的影響,也足見獬豸形象對於朝鮮法律文化的滲透。

    由於司憲府“臺臣朝服冠之必戴獬豸”被認為是“法意有在”🙋🏽‍♀️,所以未按規定佩戴獬豸冠服的官員將會受到處罰🚴🏻‍♀️。正祖二十年(1796年)👨👩‍🔧,持平(司憲府正五品官職)李始源因“不戴獬豸而登筵”,正祖以“身在執法之列,冠不戴豸👨🏻‍🎤,所失非細♥︎,勢難例批”為由對其進行“推考警責”⛹🏻。可見獬豸的象征意義已滲透於朝服禮製並在國家朝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獬豸在建築中的應用

    獬豸執法如山、剛正不阿的形象,在法律藝術與民俗藝術中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被廣泛應用於古代的墓葬🧑🏼‍🏭、陵寢🧚🏿、宮殿、司法機構、民宅等各種建築中🫲🏿。

    應用於墓葬。根據漢代“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人們將獬豸形象刻畫於墓葬入口,希冀其能分辨善惡,抵禦惡鬼入侵墓室📨🥷🏼,以發揮其鎮墓辟邪的作用。在漢晉時期的北方墓葬中還出土有大量的獨角獸器物🍴🐜,獬豸因其抵禦邪佞的特性而被放置於墓室充當鎮墓獸🧨,以抵禦邪魅的侵擾,保護墓主的清凈與安寧🤵🏼‍♀️🏂🏿。可見⤴️,從人間“觸惡”到地府“驅鬼”🦸🏻‍♂️,獬豸獨有的神判功能在漢代的墓葬習俗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

    應用於陵寢🫷。位於今陜西省蒲城縣豐山的橋陵,為唐睿宗李旦之帝陵🧑🏿‍🔧。陵之東西各有一尊保存完好的獬豸😦,其身高約3米,體形壯碩,怒目圓睜🚫,滿口獠牙,身有雙翼,如此威嚴雄壯的獬豸石雕,在唐陵石刻藝術中實屬罕見。據說🤙🏿,獬豸的法獸形象很吻合唐睿宗李旦“睿智明辨”的性格,孰是孰非,心中自有權衡。此外👩🏽‍🚀,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為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馬氏的合葬陵墓🍸,其神道兩側亦佇立著獬豸石雕。

    應用於宮殿👨‍✈️。獬豸形象還是皇家所謂“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故在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屋脊以及乾清宮內,均置有獬豸的雕塑🉐🧔‍♂️。而獬豸在景福宮🚵🏻‍♂️、昌德宮等朝鮮王朝宮闕內亦謀得了一席之地。無論是景福宮的光化門前🖱、勤政殿的屋脊之上,還是昌德宮的禁川橋🏀,都有獬豸雕塑的身影🚒。獬豸剛正不阿的特性不僅被用以祈求殿閣內的朝鮮國王能夠公平無私的處理政事,其驅惡觸邪的功能還被寄寓能消災弭禍、剪除邪佞,並進一步引申為防火防災。正因古代宮殿建築以木結構為主,最令人擔心的便是失火🕵️‍♀️。象征著無上王權的宮殿一旦失火,不僅會造成生命和經濟的重大損失,還會危及王權的統治💆🏻👩🏼‍🍳,被認為是不祥之兆。故而宮殿內包括獬豸在內的神獸雕塑背後,蘊含著深層次的政治需求與文化因素🚉。

    應用於司法機構。自古至今🧜🏽,獬豸成為歷代司法機構象征的習俗一直延續了下來🧿。東漢時期,衙門內便供奉有皋陶像與獬豸圖。朝鮮王朝時期🛐,作為司法機構的司憲府內同樣掛有獬豸圖,“獬豸一角而長矣”👨‍✈️🦃。至20世紀30年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法院舊址的門前🧝🏽‍♀️,亦擺放著一尊象征著公平正義的獬豸石像👳🏻‍♀️,這是古代傳統法律文化在中央蘇區得以傳承與延續的例證。時至今日,獬豸的圖案與雕塑仍然頻繁出現在我國各級人民法院🤹🏿‍♀️、律師事務所、法學院校等各種與法律相關的機構與場所中。這些獬豸形象在顯示法律威嚴與神聖的同時,也傳遞出對傳統法律文化的堅守與弘揚🍧。

    應用於民宅⛹🏽‍♂️。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圖騰之一🤶🏽,獬豸還常常以脊獸的方式裝飾於傳統民居🚏。如河南省方城縣域,早在夏代即有族群在此繁衍生息👵🏽,民居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據考證👩‍❤️‍💋‍👨,獬豸脊獸的造型在方城地區出現最多,其往往被用於民宅正脊兩端🗓。獬豸因其擅辨善惡的“神性”而被賦予了鎮宅、驅兇🍿、辟邪的功能👗,從而亦體現出濃厚的儒家倫理和家國情懷。同樣🧖,古朝鮮人民也特別鐘愛獬豸的形象👍🏿,認為它是鎮宅護院的吉祥瑞物,故朝鮮民間常用獬豸來鎮宅化煞,不僅把獬豸造型的石像置於大門兩側驅災辟邪,還將其紋飾雕刻於大門之上,大門上的獬豸紋樣口中銜環🫱🏿,兩側紋樣通常並不完全對稱,從造型上來說也有很大的區別❤️‍🔥,其下端一般有雲紋雕飾,以借獬豸造型的瑞獸祥紋來寄予家宅平安的美好祈盼。

    來源:人民法院報,2024年7月12日


    最新導讀

    關閉
    杏悦娱乐专业提供👩‍❤️‍👩:杏悦娱乐👨🏻‍🔬、杏悦杏悦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悦娱乐欢迎您。 杏悦娱乐官網xml地圖